梅卡曼德高精度3D视觉传感器实现量产;伯仲公司真空系统订单量直线上升;淄博环亚钢球有限公司外贸订单激增;卫创·创新智造港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意向入园企业已有10余家……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物理空间、区域经济最小单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一直被淄博经开区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今年以来,淄博经开区大力实施载体提升攻坚,把要素资源向产业园区聚集,持续增强园区承载力、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优化园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强园区 汇聚发展强劲动能
在阿特拉斯·科普柯产业园新增产线的车间内,机器飞转、行车穿梭,工人们正专注地投入生产,整个车间高效运转,一派繁忙景象。阿特拉斯・科普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子公司——伯仲(山东)工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仲公司)总经理杨传雷向记者介绍:“我们的真空泵系统和MVR蒸发系统订单量直线上升。为保障产品能够如期交付,满足化工、制药等行业客户的需求,公司全线在岗,全力以赴抢生产、保交付。”
伯仲公司入园发展以来,产能迅速提升。基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研判以及淄博经开区的产业聚集、区位优势,集团总部正逐步推进产能向伯仲公司集中,新增产线投产后将实现产能大幅跃升、业务量快速增长。
“目前正在赶制的两笔订单,将分别发往法国和意大利。”在入园发展的另一家企业淄博环亚钢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亚钢球)生产车间内,公司董事长杨振勇正在调度生产情况。
“一年前公司落户新园区,如今发展态势喜人。”杨振勇欣慰地说,得益于园区提供的充足空间与便利设施,公司不仅扩充了生产线,还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交货周期,让环亚钢球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成立于2015年的山东速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康医疗)是全国医用敷料领域的佼佼者,其导管固定敷料销量稳居全国前二。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原有厂区环境、规模和生产设备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
2024年底,速康医疗迁入淄博经开区新建园区。今年1月份,企业改扩建年产10亿件医用敷料和高分子材料制品项目顺利投产,高端敷料产能提升至年产7亿件,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的年产能增至3亿件。“入园发展后,厂区环境有了大幅改善,生产规模和研发能力也随之增强。”速康医疗总经理王倩倩表示。 不仅是阿特拉斯、环亚钢球和速康医疗,2023年以来,山东大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也都在入驻不同园区后,借助园区配套的产业协同资源,实现了技术研发迭代加速、产能规模跨越式提升,印证了园区作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载体的强劲动能。
做优载体 做企业“成长合伙人”
“园区搭建起‘九位一体’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4+6’产业服务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服务,构建强产业链生态发展平台。”淄博经开区中宝航·智汇科创工园负责人表示,他们已与近40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其中,23家企业已入驻投产,“企业缺什么,园区就帮着补什么。园区不仅有2万平方米厂房,还预留了优质地块,用于企业厂房个性化定制。”
正是基于园区成熟的载体支撑与标准化运营体系,淄博经开区将招商策略与园区资源深度绑定——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把淄博经开区先进制造产业园、中宝航·智汇科创工园、中建·智立方淄博智造港、北方健康食品产业园暨预制食品产业基地等园区的成熟厂房作为项目承接的“物理底盘”,从厂房改造方案预设计、配套设施前置对接,到各类材料帮办代办,形成了一条“招商项目签约即能入驻、入驻即可投产”的闭环服务链,让企业彻底告别“自建厂房周期长、设备进场磨合慢”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拎包入住”的便捷运营。
这种“以园区定招商、以载体促落地”的机制,既避免了产业用地的重复建设,更让优质项目与成熟载体实现无缝对接,为区域经济注入“当年招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高效动能。
“公司2023年入驻园区,当年营收2200余万元,2024年营收近4000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淄博金钥匙电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鸿飞说,业务的快速发展受益于入园后直接投产以及园区完善的配套服务。
在淄博经开区,产业园区已从单纯的“空间提供者”升级为企业“成长合伙人”。园区通过生态配套和服务企业的双轮驱动,为企业整合资源、对接服务、解决难题,让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实现降本增效与创新突破。
贴心服务 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沃土。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淄博经开区的答案是:无微不至、主动服务。
伯仲公司在产能提升初期面临着专业人员短缺、MES系统频发预警等问题,其中,MES系统频发预警相关问题更是成为限制生产的瓶颈。淄博经开区护商专员了解问题后,一方面与本地高校精准对接,为企业解决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协助企业进行MES系统升级,及时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扩产增效稳步前行。
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淄博经开区打造的全市首个产业社区今年7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在这里,园区管理变社区治理,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职工“生产圈”与“生活圈”有机融合,“一站式”政务、税务服务一应俱全,“产社融合”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在产业园区,为企业服务“润物细无声”,为拓产的企业精准对接人力资源;帮技术卡壳的企业找专家上门诊断;为入驻企业提供合规辅导等。这些服务看似无形,却能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眼下,卫创·创新智造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虽还未完工,但已有10余家企业意向签约。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园区招商马不停蹄,这不仅得益于淄博经开区“闭环管理+全周期服务”标准化管理机制,还有为入园企业搭建的全方位服务平台。
“从线索筛选、初审联审到项目管理8个全链环节,分产业建立11个专家智库,提升项目决策准确性、科学性。”淄博经开区投促部门负责人介绍,除部门协同快速决策的效率优势外,淄博经开区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如先进制造产业园重点服务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及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园重点服务冷链生鲜、食品精加工企业,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产业链协同等要素保障。
企业产销两旺、项目全速推进,彰显出淄博经开区不遗余力完善园区功能、打造优质载体平台、贴心高效服务所形成的驱动效应。
目前,淄博经开区精准梳理产业用地6795亩,其中,符合规划、近期可用2318亩,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可满足多元化合作需求。同时,区域内可提供85万平方米高质园区,为项目落地、企业转型及扩产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据悉,淄博经开区将继续聚焦产业园区建设精准发力,以产业园区为实实在在的空间载体,推动企业扎根成长、产业做大做强。
上一篇:贴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